吴晓求:“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九游体育- 九游体育官方网站- 娱乐APP下载
2025-11-22九游娱乐,九游娱乐官网,九游app,九游下载安卓,九游体育,九游,九游下载,九游体育娱乐,九游体育app,九游体育网页版,九游真人,九游棋牌,九游捕鱼,九游娱乐靠谱吗,九游体育官网,九游官网

人类社会自1763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时代、以电力为代表的电气化时代以及上世纪60年代开启的信息化与互联网时代。回顾历史,中国因体制封闭与思想僵化错失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导致了近代长期的贫困与落后。然而,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善于学习、借鉴与创新的民族精神,成功搭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列车,在信息产业和互联网领域跻身世界前列,这极大地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当前,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席卷全球,这是2010年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基石——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国均已具备坚实基础。特别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为算力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而改革开放确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土壤。因此,在“十五五”这一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坚持创新驱动,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
其次是中国经济形态发生的历史性跨越。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规模和人均GDP实现了质的飞跃。从1978年人均GDP不足200美元,发展到2024年约13500美元,如果保持当前的增长态势与汇率稳定,预计到“十五五”初期,中国人均GDP将突破1.4万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十五五”时期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更为本质的变化在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长期的“短缺经济”时代,历史性地进入了“过剩经济”阶段。上世纪80年代,经济学界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如何治理短缺,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深刻影响了一代人。那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确立了激励机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包容性与制度的激励性,前者允许试错与探索,后者让创新者和向善者获得制度性溢价与财富积累。正是这种对市场经济常识的尊重和对个人资源禀赋的发挥,让中国迅速摆脱了短缺。
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收入函数表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实现消费的有效扩张,首要前提是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然而,收入增长并非无源之水,其背后的关键解释变量是就业。没有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充分就业,收入预期就无法改善,消费也就失去了基础。当前,中国每年有超过120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市场,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如果这一群体面临就业压力,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消费潜力。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尊重并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其蓬勃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进而拉动消费的根本路径。我们不能指望公共部门吸纳所有就业,必须依靠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来创造就业岗位,从而夯实消费增长的收入基础。
基于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说的财富函数揭示,消费不仅取决于当期收入,更取决于存量财富的状况及其稳定性。居民部门的财富效应边际倾向往往高于当期收入。当前,中国居民部门的财富结构存在显著失衡,约60%至70%的财富集中在房地产等不动产上。当房地产价格下行,居民存量财富缩水,必然导致消费心理收缩。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居民财富结构,让与经济增长函数关系更紧密、流动性更好的证券化金融资产在居民财富中占据更大比重,通过资产价格上涨产生的财富效应来推动需求扩张;另一方面,必须树立敬畏历史、保护存量财富的社会观念与法治环境。我们不能总是进行破坏性的拆除重建,虽然这可能在短期内创造GDP,但却是在毁灭存量财富。法律必须对所有合法的存量资产提供严密保护,这是稳定社会预期、让居民敢于消费的前提。
社会保障函数对消费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既源于传统文化,也反映了对未来的深层忧虑,即预防性储蓄。在短缺经济时代,高储蓄支持了高投资,推动了经济起飞;但在过剩经济时代,过高的预防性储蓄则抑制了有效需求。要释放这部分被锁定的购买力,必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这就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型。在短缺经济时代,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建设以扩大供给是必要的;但在过剩经济时代,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回归到公共服务、社会公平与民生保障。当前,部分地方政府仍热衷于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但在全行业过剩的背景下,政府资本往往难以精准识别投资方向,且因风险责任机制不对等,效率往往不如社会资本。因此,财政资源应更多地倾斜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以及社会公平的维护。只有织密社会保障这张网,才能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从根本上释放消费潜力,实现经济的内循环。
金融创新是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需求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金融需求发生了深刻分化。从企业端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对融资工具的需求截然不同。传统的银行信贷体系主要基于抵押和担保,这难以有效覆盖高风险、轻资产的初创期科技企业。这就要求金融业态必须创新,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完整的投贷联动链条,以适应科创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融资需求。从居民端看,随着人均GDP迈向发达国家水平,居民特别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旺盛。传统的存款已无法满足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因为存款本质上不是投资,缺乏风险溢价。财富的真正增值来源于承担风险后的投资收益。因此,金融体系必须提供丰富多样的财富管理工具,将高净值人群的资金留在中国,转化为驱动经济发展的资本动力,这既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也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金融改革的深水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确立国债市场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我们仅将国债视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而忽视了其作为现代金融体系基石的核心作用。一个规模庞大、流动性好、信用等级高的国债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美债市场之所以能支撑美元的全球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极高的流动性。当前,我国国债规模相对较小,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且存在信用风险隐患,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通过金融工程手段,将部分存量地方债务置换为国债,虽然名义利率降低,但由于国债是无风险的优质资产,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将得到极大改善,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将显著提升。应当认识到,构建强大的国债市场,不仅是财政政策的需要,更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底座、掌握全球金融定价权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克服部门利益的局限,从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规划国债市场的发展。
在制度端,以严刑峻法保障市场透明度是重构生态链的关键。过去,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违法成本极低,导致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内幕交易等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投资者信心。这种状况必须在“十五五”时期得到彻底改变。我们要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于造假者、欺诈上市者以及配合造假的中介机构,必须实行“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式的严厉处罚。只有建立起以投资者保护为核心的法治环境,确立市场的契约精神和透明度,中国资本市场才能真正赢得全球投资者的信任。我们不仅要完善立法,更要加强执法,让法律真正成为长了牙齿的老虎。通过构建透明、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国资本市场将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配置的重要场所,成为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撑。


